• 關於北流
    • 中心簡介
    • 大事紀
    • 場館介紹
    • 交通資訊
  • 展演活動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中心公告
  • 相關資源
    • 臺灣流行音樂資料庫
    • 出版品
    • 法令政策
    • 展演空間修繕補助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聯絡我們
  • 中 / EN
  • 關鍵字:

    音樂節 文化台灣 展演活動

    進階搜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聯絡我們
  • 中 / EN
  • 臺北流行音樂

    關鍵字:

    音樂節 文化台灣 展演活動

    進階搜尋
  • 關於北流
    • 中心簡介
    • 大事紀
    • 場館介紹
    • 交通資訊
  • 展演活動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中心公告
  • 相關資源
    • 臺灣流行音樂資料庫
    • 出版品
    • 法令政策
    • 展演空間修繕補助
內容 :::
  • 首頁
  • 相關資源
  • 出版品
  • 大
  • 中
  • 小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出版品
耳朵的棲息與散步: 記憶台北聲音風景
出版/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12/14
商品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平裝
本書由文化部及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印出版。
上一筆 下一筆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目錄
聆聽。
 
阮慶岳、夏樹、王美霞、蕭民岳、韓良露、許慈恩、劉克襄、范欽慧、顏訥、吳柏蒼、白彥琳、張正、陳又津、田中紀子、阮安祖、吳妮民、林涵、楊富閔、莊凱築、蘇長慶、洪震宇、詹偉雄、葉宛青、黃威融、吳采頤、李明璁。
 
跨世代26人,52手聯彈〈台北〉樂章!
 
傾聽這座城市,也聆聽自己聲音。
 
羅蘭巴特曾言:「城市對它的居民述說。人住在其中,漫遊其中,彷彿與這城市交談起來」。
 
你可曾想過聽覺裡的城市是什麼樣的風景?
我們習於依賴視覺觀察地景,
然而一座城最私密也共同的記憶,卻往往與市井聲響緊密交織。
打開耳朵散步或棲息,我們便與這城市共通聲息、綿密對話。
 
將耳朵借給26位作者,踏上聆聽台北的記憶之旅。
 
從早市叫賣、深夜鳥鳴、到傍晚垃圾回收,聆聽城市作息的聲音標記。
聽多語交會、眾聲訴說,關於移工遷徙與生活的軌跡。
聽魔幻寫實的一期一會,領你穿梭於童年馬戲團與電音派對的身心震顫之中。
聽醫院的人生、寺廟的天啓,所有生老病死的呼喊與靜默。
 
書中穿插廣播節目主持人、音景採集師的訪談,
跟著他們散步,教我們用耳朵重新感受,城市的脈動。
 
收錄五人、共二十五首選曲,
讓歌謠投影城市的身世與變遷,唱出共同情感記憶。
 
寫實又詩意的聲音記憶,遂悄悄收納珍藏。
如果波特萊爾搭時光機來到台北,他應該會欣賞我們如此打開耳朵漫遊城市的練習。


試閱

 
【編者言】耳朵與城市的戀人絮語 / 李明璁
 
「我們的耳朵沒有塞子,注定會一直聽著,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有一雙開放的耳朵。」-- Murray Schafer
 
策劃這本書,緣起於自己的兩段旅居生活經驗,以及一個文化概念上的啟蒙。
十多年前我在劍橋寫博士論文時,即使已於當地居住多年,面對北國冬日的淒風慘雨,始終仍是適應不良。我甚至把行李箱平攤在房內,好像隨時都可緊急逃難似地打包離開。某個熬夜補眠的午後,我夢見自己醒來,在一個充滿陽光的房裡,什麼家具都沒有、視線也一片白花花的模糊失焦,然後我聽到了機車穿越小巷的奔馳聲、小發財車「土窯雞、豬血糕」的叫賣、以及阿嬷走到家門口叫孫子回來的呼喚。
李明璁/策劃
 
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執教於臺大社會學系。曾任文化研究學會理事、共同創辦《cue》電影雜誌並統籌主編文化部《國民小學認識流行音樂輔助教材》與麥田出版社『時代感』書系。擔任過金鐘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等評審。著有散文集《物裡學》、小説集《Rock Moment》,與策劃《時代迴音》、《樂進未來》等書。
 
張婉昀/主編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倫敦政經學院性別與媒體研究碩士。十五歲隻身來到台北生活,至今仍在城中尋找安身立命的所在。曾參與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常設展規劃,主編《時代迴音》(獲第40屆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與《樂進未來》。
編者言:耳朵與城市的戀人絮語(李明璁)
 
第一樂章:我城
純然也聖潔的聲音(阮慶岳)
有一支默片叫從前(夏樹)
記憶如此大聲(王美霞)
乘著捷運旅行的耳朵(蕭民岳)
 
第二樂章:晝夜
追憶台北的晨光、晨音與吃早餐(韓良露)
嘈雜小市集邊的安居歲月(許慈恩)
夜深人靜的微小呼喚(劉克襄)
特別專訪
范欽慧:台灣最安靜的社會改造運動
 
第三樂章:樂舞
銳舞馬戲團(顏訥)
So Young(吳柏蒼)
我熱愛的搖滾寶島(白彥琳)
 
第四樂章:眾聲

四方之聲,多語之城(張正)
家鄉的話(陳又津)
帶我去台灣!(田中紀子)

 
特別專訪
阮安祖:洋耳朵的日常散步與紀錄
 
第五樂章:儀式
巨響,無聲(吳妮民)
行天宮與龍山寺的靜定音景(林涵)
狀聲詞:辛亥路(楊富閔)
 
第六樂章:巷尾
淡出而不變的街頭叫賣(莊凱筑)
深夜釣蝦趣(蘇長慶)
來說一個雙溪的故事(洪震宇)
 
特別收錄 歌謠中的城市風景:25首「台北感」歌曲
詹偉雄的台北感歌曲五選
葉宛青的台北感歌曲五選
黃威融的台北感歌曲五選
吳采頤的台北感歌曲五選
李明璁的台北感歌曲五選
前往購買: 大塊網站 Apple iBooks Store Google Play Books
:::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 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 臺北市文化局
  • gov
  • teipei

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策 |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本網站使用正體字

©2019 , Taipei Music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footer

115台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99號

T+886-02-7729-5357

網站地圖| 更新日期 2019年12月15日